从去年开始,消费者就已经明显能从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感到618的存在感变强了。从各地报纸头版写下的以“618”为答案的试题,到密集的明星互动,到满天飞的红包和,以及地铁和公交站随处可见的海报。无论是对于平台还是品牌来说,618已经成为一场对标双十一的购物狂欢。
那么,京东618和双11哪个更便宜?哪个折扣力度大呢?
毫无疑问,商家关注销量,消费者关注促销力度。而今天,官爷带大家理一理京东和阿里在购物节战役中的表现~1、定位两个电商品牌定位本身就有着深入人心的差异。京东给人的传统印象是靠谱、正品、数码产品放心,物流高效。淘宝给人的传统印象则是产品优劣混杂却又应有尽有,价格实惠。那么,定位理论能不能解释购物节呢?京东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打造这个购物节呢?不得不提到618这个神乎其神的数字。虽然原本似乎是为了“抗衡”双十一的618,似乎逐渐变为了“全网”的618。其实,出现时间上甚至早于双十一的618,有着超出“抗衡淘宝”之外的魔力。众所周知,数学意义上的618是黄金比例的数值。无论从审美还是效率的角度,618都是理论意义上几乎完美的数值。或许正是借以这样的寓意,京东选择了6月18日作为购物节,意在将年中超级消费节这个概念进行推广。京东也的确实现了对这个节日新定位的布局,将年初至双十一之间的巨大空缺得以弥补。
2、节奏与推广1.活动与品类优惠的排期:去年,在具体活动与商品品类上,京东和阿里均从6.1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对战。618,缩短预热期,降低预售力度,直接在6月1日后进入到品类主推日和京东刚正面,是去年阿里的战略节奏。而在双11,预购战线拉到10月13日,抢红包时间从11月1日到2022年11月10日,而最终在11号、12号进行集中“热卖”。其实可以说,预热对于消费者的体验增强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预售对于平台和商家也有很大意义:吸引更多人的关注,造成更大的声势,掌控信息以便提前配货调度降低成本。而阿里“压缩”预售,只为更好地正面刚京东。
针对京东在数码家电领域的强势,淘宝还在618对该专场进行了提前。在其它品类方面,除居家专场和和大牌专场外,淘宝和京东基本错开专场举办日期。京东当然没闲着,PLUS DAY 超级秒杀日、超级粉丝日、超级品牌日 、超级神券日 、万店满减日、唯品闪购日……前后持续了近一个月,声量毫不逊色。2.促销、玩法、流量获取
阿里的多元
无论618还是双十一,阿里的促销均以全方位无死角的多元化而著称:限时疯抢、购物返红包、抢券会场、品牌和内容会场……京东的野心京东这两年来在金融领域的野心有目共睹。在便利店推广京东APP,在支付层面与支付宝叫板试图分杯羹,正式京东从支付环节改变局面打造京东金融生态的野心所在。此外,去年开始,京东就已加大了从微信、QQ的分享-互动-访问进行拉新。
京东的618,正试图构建全方位的京东生态。与阿里相比,京东在模式上的优势恐怕才是更值得利用的。足够大的自营比例并没有阻碍京东对流量分发机制的主导。例如阿里曾经用过的赛马机制(规定时间内胜出的卖家获得展位资源),京东也主动打破自身结构定位进行了广泛应用。有人说,618正在走下坡路。随着用户免疫力的提升与阿里的大手笔动作,加之618相较双十一而言明显更低的声量,京东似乎在刺激弹性购物上离淘宝还差些距离。以电器而著称的京东在今年推出了更加走心的广告片,旨在收割自身的强势流量:不只如此,沙雕风格的种草系列也令人印象深刻:与其说618比不过双十一,不如说二者从定位、节奏到推广均有许多不同。作为国内年中最盛大的电商购物节,你可以说它是购物盛宴,也可以说它是品牌们为下半年双十一狂欢的预热。618,既是运营人的收割节,又是广告人的种草节。京东不仅二者都要,更想扩展生态,构建新格局。小结京东有的,阿里要来抢;阿里有的,京东也想有。这不失为对目前两巨头购物节战场的概括。分别通过压缩节奏减少预热和突破自营结构格局,阿里和京东已经在购物节布局中互相渗透。刘强东卸任京东集团CEO怎么回事?是真的吗?
4月7日早间消息,据36氪报道,京东宣布刘强东将不再兼任京东集团CEO一职,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升任。
刘强东此次卸任也意味着其将进一步远离一线日常业务,聚焦长期战略。不过,刘强东仍将继续担任京东董事局主席一职。根据公告,徐雷后续将负责京东集团各日常运营,继续向刘强东汇报,而刘强东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据接近京东高层人士透露,在卸任京东集团CEO后,刘强东仍会参与京东每月SEC(战略执行委员会)会议、经营分析会等,不会彻底远离公司业务。
据了解,2022年,京东集团营业收入已近万亿,有40多万名员工。目前,京东集团80后管理者占比已达到91%,正在成为京东集团的中坚力量。京东方面表示,徐雷是在京东成长起来的代表性领军人才,自接任京东集团总裁以来,对于各业务板块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与此同时,经过三年多的运转,由各业务板块、职能体系负责人组成的战略执行委员会(SEC)和集团几十位一线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战略决策委员会(SDC)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集体决策和快速响应机制。这不是刘强东第一次“放权”2022年9月6日,京东集团宣布了人事变动:京东零售CEO徐雷升任京东集团总裁,向刘强东汇报;京东健康CEO辛利军出任京东零售CEO;京东健康医药部负责人金恩林出任京东健康CEO;原物流 CEO 王振辉辞任,由集团原CHO(首席人才官)余睿接任。这次调整涉及了京东集团最重要的四块业务——零售、物流、科技、健康,连带这四大子集团的四位CEO也全部调整了。经过去年这次晋升,徐雷彻底坐稳了京东二号位的位置。当时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公告中并未明确指出,但是各个业务线负责人很有可能将从向刘强东汇报工作转向徐雷汇报工作。从徐雷的履历上来看,徐雷在京东内部也是历经沉浮,但与京东的高速发展契合度也非常高。来到京东之前,他曾在联想集团负责过联想集团品牌及各产品网络推广工作;2002年-2007年在好耶广告历任销售总监、客户部执行总监、副总经理、北京公司总经理等职务。2007年徐雷在京东投资人徐新引荐下担任了京东商城市场营销顾问,随后加入京东,任京东商城营销副总裁等职务,2011年徐雷从京东离职后加盟鞋王百丽,在其控股的B2C网站优购网上鞋城任职CMO。2013年2月,徐雷重返京东商城任职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市场营销工作,2016年中,担任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2022年4月,担任京东集团CMO,向刘强东生汇报,而这是京东首次在内部实施轮值CEO制度。2022年7月,徐雷担任京东零售CEO。知名电商分析师李成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道,刘强东选择徐雷接手京东集团最核心的业务,主要是因为徐雷最聪明。他有三高,情商高,擅长处理错综复杂的关系,在高管会上,徐雷是极少数能够敢和刘强东直言不讳的高管;格局高,不只是营销做得好,还懂得与采销市场和物流各部门协同作战,而不只是考虑自己部门利益;管理水平高,思路清晰,他的手下没有不服他的。这三个能力现在也带领着徐雷走向了京东领导团队的最核心地带。在往年的京东商城年会上,主讲人都是刘强东。2022年开始,徐雷成为了主讲人,坊间纷纷表示徐雷应该是京东“二号位”。此后徐雷在京东的各项重大活动中越来越突出。例如京东赴香港上市、京东健康和京东物流的上市,徐雷都是C位,而刘强东都没出席;徐雷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也成为主要发言人;618等重大活动中,徐雷在近两年也成为京东的发言人。而作为京东零售CEO的徐雷业绩也非常突出。2022年的第一、第二季度,京东营收分别同比增长了39%和26.2%,关于活跃用户数方面,截至2022年3月31日,京东年度活跃用户达4.998亿,一年净增了1.12亿。在徐雷的领导下,京东零售业务也连续三年保持了明显增长。刘强东隐身的这三年如今,互联网大厂的创始人们纷纷离开了一线,刘强东也在陆续从一线管理角色退下来。除了刘强东之外,马云和黄峥这两大电商创始人也都早已退位。2022年,55岁的马云宣布退休,阿里巴巴迎来了张勇的时代。相比之下,张勇比马云更踏实严谨,他接班之后阿里依旧在稳步发展。2022年7月份,才41岁的黄峥也辞去了拼多多CEO一职,自己转身投入到了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当中,把拼多多交给了陈磊。近几年来,刘强东渐渐“消失”在媒体和公众视野中,这其中也不断释放出放权的信号。2022年底,刘强东签发《京东商城组织架构调整的公告》,多个事业群负责人直接向时任京东集团CMO、京东商城轮值CEO徐雷汇报。
后来这3年,刘强东开始陆续辞去在京东系公司的职务。据媒体报道,2022年刘强东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或其他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达到50多家,其中包括京东运营主体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京东物流、京东云计算等。天眼查数据显示,刘强东迄今退出公司近300家。可以说,曾经喜欢抛头露面的刘强东,缺席了国内外一切重大活动。就连2022年6月18日京东在港二次上市,他也没有露面。除了给京东的“兄弟们”写内部信,刘强东从未对外发声。2022年,刘强东在一封给京东快递员的内部信中提到,为了让京东物流走出巨额亏损的局面,他主张打破大锅饭,取消快递员底薪和调低五险一金比例,号召配送员多揽件。而2022年春节的致员工信,是自2022年12月以来,以刘强东为主角的文章唯一一次出现在“京东黑板报”公众号上。2022年9月,徐雷升任京东集团总裁,负责各业务板块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成为真正的二把手。2022年12月23日,腾讯宣布对京东的持股比例从17%降至2.3%,腾讯总裁刘炽平辞任京东董事。京东官网显示,目前董事会成员共有五位,除刘强东外,其他四位均为独立董事。腾讯减持后,刘强东成为京东第一大股东。此外,刘强东对京东依然有掌控权。
2022年4月,京东在港交所提交的文件显示了京东的最新股权情况。其中,刘强东持股4.345亿股普通股,占股13.9%,占总投票权的76.9%。其他京东高管徐雷、许冉、张雱持股低于普通流通股的1%。本次捐赠后,刘强东所持股份缩减至3.6亿股,所持股份仍然高于沃尔玛,同时投票权依然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京东整体发展规划和企业定位,依然由刘强东把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