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互联网+ 思维比建站更慌张

互联网+看起来是能够和任何的行业进行并行经营,有的人将互联网+当成某个行业的一个定语,有的则是将互联网+和这些行业进行并行排列,没有主次之分,笔者认为,其实这两种理解都存在着片面之处,互联网+的本质内涵就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思维来创新自己的产业,更多是基于思维层面,而不是简单的让自己的网站和互联网沾边而已。

其实对于企业而言,网站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开始下降,无论是对于传统的WEB1.0模式的建站还是现在WEB2.0模式的建站,其本质还是在于一对多的宣传。然而这种宣传的成本一方面较大,另一方面粘性明显下降,当然有些销售类企业通过构建互动较强的网站,并投入较大的互动人力资源,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笔者认为对于企业而言想要打造互联网+,就需要摆脱建站思维,而是应用互联网的快捷的信息传递,富于粘性的用户吸引力,再加上诚信经营,才能够让企业的运营呈现本质的变化,互联网仅仅是一个渠道,当一个企业运用这个渠道时,如果忘却了经营的本质,那么即使这个渠道再先进,不仅不会给你企业带来任何的好处,甚至还会因为其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多对多的联结方式而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只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才能够更好的运用。比如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因为垄断明显,但是通过滴滴打车等APP应用之后,有效的提升了服务的针对性,极大的提升社会上闲散的资源利用率,从而达到双赢,这才是互联网思维,而不是某个出租车公司开个网站来和司机互动。

然后要了解自己行业会不会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从而更好的切入到互联网环境中的经营。其实现在很多传统线下的行业都能够通过基于互联网来实现经营模式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会产生明显的不适应性,比如互联网金融,当支付宝推出活期利息概念之后,就受到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口诛笔伐,可是事实上这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就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对于这些互联网金融主体而言,却能够获得更高的用户粘性,进而推动企业产生持续增长的动力。

最后就要看如何拥抱互联网+了,对于传统企业想要远离互联网+冲击,显然依然不可能,那么只有通过拥抱互联网+才能够让自己活的更加长久,还是以金融领域为例,传统四大银行利用自己的权威已经难以抵挡互联网金融的历史发展潮流,所以这些银行开始加快思维转变,积极开拓自己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比如光大证券就加入了众筹业务等,西南证券等启动了自己的P2P业务,从而为企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由此可见,互联网+实际上是一个思维,远比建设一个网站更为重要,事实上在微信、APP以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网站的重要性也已经开始削弱,那么通过站在思维的高度才能够更好的发展自身的企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相关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