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商品是什么意思

外贸商品,是指国内生产厂家根据国外来料来样或国外来样、国内选料加工然后发货给国外客户的商品。

拓展知识:

1.《商品分类及编码协调制度》

简称《协调制度》。国际上,《协调制度》采用六位数编码。我国在六位数编码的基础上,使用的是十位数编码,前两位码代表章(Chapter),第三、四位码为商品在该章的位置,上述靠前至第四位码称为节(Heading),其后续接的第五、六位码称为目(sub-heading),前面六位码各国均一致,第七位码以后各国可依本身需要而定(美国及加拿大采用十位码,欧共体为八位码)。

2.HS编码中,“类”的编排原则

“类”基本上是按经济部门划分的,《协调制度》将商品分为21类。

3.HS编码中,“章”的编排原则

《协调制度》将商品分为97章。

(1)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原则

按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分类,将不同原料的产品一般归人不同的章内。

(2)加工程度的原则

章内按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原料到成品顺序排列。

(3)商品的用途或性能的原则

(4)注释的原则

正确的归类和HS编码十分重要,尤其是要特别关注“注释”中的例外情况。

4.国际危险货物分类

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险货物。

《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将危险货物划分9大类24小类,共计2500多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