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回应泄露5千万用户数据:请勿造谣

京东最近可谓是不太平,在创始人刘强东的“明尼苏达”案件还在持续发酵的情况下,近日又爆出了这么一个消息,那就是网传京东将用户们的数据给泄露了。今日,京东官方微博回应称,确认这些数据不是京东账号数据,请勿造谣传谣。

以下为微博原文:针对外界谣传“京东泄露的5千万用户数据”一事,京东经过示例数据查验,确认这些数据不是京东账号数据,请勿造谣传谣!另外提醒:买卖公民个人隐私数据涉嫌触犯刑法!

2016年,京东就曾出现过一起12G数据包泄露事件,其中包括用户名、密码、邮箱、QQ号、电话号码、身份证等多个维度,数据多达数千万条。对此,京东方面发布紧急声明,在声明中京东并没有否认这些数据来自京东,但强调,该数据初步判断源于2013年Struts 2的安全漏洞问题。京东指出,当时国内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及大量银行、政府机构都受到了影响,导致大量数据泄露,暗指这个问题不只是京东一家出了问题。

此外,京东还强烈建议用户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在涉及到财产的电商、支付类系统中使用独特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开启手机验证和支付密码,并将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设为高强度的复杂密码,提高账户安全等级。

大数据时代信息泄露成常态

当今时代,大数据正以席卷的姿态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然而,信息安全还没有得到完全有效的解决,这成为大数据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近年来互联网和电商行业的“泄密”事件频现,比如5173中国网络服务网数次被“盗钱”、当当网多次用户账户遭盗刷、“1号店”员工内外勾结泄露客户信息、支付宝漏洞致用户信息泄露、小米“泄密门”800万用户信息泄露、13万12306用户信息外泄……

与此同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的诸多案例表明,绝大多数新型的网络骗术都与个人信息的泄漏有关,骗子充分利用已经窃取到的受害者个人信息实施网络诈骗,而个人信息的非法交易也正是造成网络诈骗犯罪泛滥的根本原因。

技术创新的使命是服务人类,引领人们迈向美好生活,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缺乏规制的技术,给社会带来的不是福祉,而是难以预估的风险。希望互联网等相关行业能够采取更多措施来加强对用户数据的保护,同时希望相关部门也能够加大力度来管控这一现象,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