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检验

Z检验(ZTest)

什么是Z检验

Z检验它通常用于检测大样本(即样本容量大于30)的平均差异。它利用标准正态分布理论来推断差异的概率,从而比较两个平均差异是否明显。

当已知标准差时,验证一组数的平均值是否等于一定的预期值Z检验。

另外,对于Z我国统计教材大多采用U检验的说法。而国外英文统计学书籍,大多采用Z检验。

Z检验的步骤

统计检验的基本原理

统计检查是根据样本提供的数据、统计运算和运算结果,首先对整体分布规律做出一些假设,然后对假设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决定。如果需要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数(μ1和μ2)步骤如下:

1.建立虚无假设,即首先认为两者没有区别,使用H0:μ1=μ2表示;

2.通过统计运算确定假设H0成立的概率P。

3.根据P判断假设的大小H0是否成立。如下表所示。

表P与H0的关系

Z检验方法适用于大样本(样本容量大于30)两个平均值之间的显著差异检验。通过计算两个平均值之间的差异Z分数与规定的理论相匹配Z比较值,看是否大于规定的理论Z从而判断两平均差异是否显著。一般步骤:

靠前步:建立虚假假设H0:μ1=μ2,假设两个平均数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第二步:计算统计量Z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选择不同的统计计算方法,

1.如果检查样本平均数(与已知的总体平均值(μ0)差异是否显著Z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2.如果检查两组样本平均值的差异,则判断它们代表的整体差异是否明显。Z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第三步:比较计算收入Z值与理论Z根据值,推断概率Z判断值与差异显著关系表。如下表所示:

第四步: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具体情况得出结论。

Z检验举例

对于教育技术实验,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后测量数据分别如下表所示,比较两组的前后测量是否存在差异。

由于n>30属于大样本,所以使用Z检查。由于这是对两个不同整体的两个样本平均值的测试,看看它们代表的整体差异是否明显,因此采用整体Z检验方法。

计算前测Z的值:

∵|Z|=0.658<1.96
∴两组前测差异不明显。

再计算后测Z的值:

∵|Z|=2.16>1.96
∴后测两组差异显着。

参考文献

  1. ↑汪琼.第五节,第四节.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讲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Z检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相关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